学术活动

“当代宗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博士生论坛——中央民族大学游斌教授讲座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2-07-19

本网讯(通讯员魏亚飞)7月9日,应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游斌,举办了题为“中国特色基督教思想体系的跨文化构建”的线上学术讲座,该讲座是武汉大学宗教学博士生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讲座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徐弢教授主持,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所田海华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袁朝晖副教授参与座谈。

(游斌教授)

游老师将中国特色宗教学分为了顶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中层的一般性理论和底层的人文历史研究三层结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宗教,并前瞻性地在理论上做出准确阐释,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紧接着游老师分析了宗教中国化的三个层面,即政治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提出最深沉、最持久的是文化层面的宗教中国化。为了实现文化层面的宗教中国化,就要构建中国特色宗教思想体系。在这个背景之下,游老师探索了中国特色基督教思想体系的跨文化构建。

游老师从跨文化神学的当代发展探讨了跨文化神学的经文辩读、比较神学和跨宗教神学三种实践方案,在此基础上,寻求基督宗教与中华文化对话的可行性,并提出基督教要在新的中国文化关照之下形成对自身新的理解和新的定位,以修复(recover)、重溯(retrieve)、回归(restore)、重构(reconfigure)、重建(reconstruct)和更新(renew)为中心构建“综合创新”的中国特色基督教思想体系。

最后,游老师提出了中国特色基督教思想体系构建的可行性方案,即依照基督教思想传统四大支柱构建团契三一论、生生基督论、圣灵感通论和天下教会论的中国特色基督教思想体系,该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系。

座谈中,田海华教授特别强调了基督教中国化和其本土化、处境化是不同的,中国化要更加突出政治意义。三大“一神教”对亚伯拉罕的解释是不一样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变化。田教授还强调了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成全的重要性。相同文本形成了多文化传统意味着构架跨文化体系是有可能的。

袁朝晖教授对游老师提倡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立体的、包容的宗教信仰体系这一观点很赞同。同时也指出在中国重构宗教体系的难度,基督教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内部张力和契机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重要议题。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