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者与安乐哲教授对谈比较哲学问题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12-19

本网讯(通讯员:刘旭)2018年12月15日晚19:00时,应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与 《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编辑部的邀请,国际著名汉学家、世界中西比较哲学界大师、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与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吴根友教授共同举办对谈讲座,讲座主题是“比较哲学的理论、方法与具体问题”。讲座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哲学教研室储昭华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逾百位学者、学生近距离聆听此次对谈讲座。

对谈讲座开场介绍

储昭华教授以幽默睿智地开场介绍拉开了此次讲座的序幕。首先发言的是安乐哲教授,他认为,目前中西之间的互相研究是处于一种不对称的情况,西方古今众多思想家的著作都已引进中国,并且翻译得非常准确,而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重要著作,如熊十力先生的著作等在西方却尚未被翻译。

在“西方中心论”的阴影下,中国文化有很多关键而独特的概念,虽然中国古典的一些重要著作由西方的传教士翻译后引入了西方,但翻译让中国文化成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次级文化,而没有让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展现出来,如“道”被翻译成the way,如“仁”被翻译成benevolence等。接下来,安乐哲教授以北京大学今年120周年校庆为例,他认为,北京大学上承汉朝太学正统,是历代国子监的继承者,北大的校庆事实上只是中国近代以来全盘引入西方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纪念,当代中国应该更好地维护自己独特的传统。安乐哲教授继而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断裂为例,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弦歌不绝,是因为历代“儒生”之间的传承、记录与塑造,并认为当今时代的众多社会问题,并非西方的个人主义能够解决的,事实上也没有真正的“个人”,人的存在都是关系性的。15分钟深入浅出的演讲引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发言

接下来,安乐哲教授的高足、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发言。温教授简要介绍了安乐哲教授的求学经历,特别提到安乐哲教授在香港追随唐君毅、牟宗三和劳思光等大儒学习中国经典,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魅力,在此之后便改变了人生的奋斗方向,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信仰者与传播者。随后,温教授认为比较哲学的方法论其实是“法无定法”的,真正重要的是对于比较哲学的“情怀”。提及此,温教授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创办“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为例,认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比较哲学实验班”开国内风气之先,带领年轻的学子阅读中外经典,体会到超越时空的经典的魅力,感受到了永恒的经典的力量,正如安乐哲教授在香港之时的感受一样,体悟到了“道”,并将此传递下去。国内的哲学教学研究正需要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这样勇于开拓的精神与在比较中研读经典的方法。就安乐哲教授比较哲学的治学贡献方面,温教授认为安乐哲教授在比较哲学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如比较形上学、比较认识论、比较伦理学、比较政治学、比较美学等,其依儒家化的立场,所提出的依境而生的中国哲学精神特质以及对于“生生不息”的把握把握了儒家哲学的精妙之处。

温海明教授发言

随后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发言。郭教授认为安乐哲教授是比中国人更加中国人的西方学者;安乐哲教授继承了怀特海和杜威的过程哲学思想,主张不存在当下这个世界之上的世界,整个世界是在过程中的发展;他还强调诸子读书法,在熟读、涵泳、体察中发扬德性教育,在情景对话中感受生生之德。他指出,与启蒙运动高扬的“自我”相反,儒学认为世界是紧密相关的,人的存在是关系性的存在,没有绝对独立的个体;而且儒学与民主并不对立。与此同时,郭齐勇教授对安乐哲教授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关于安乐哲教授的“角色伦理”思想,郭教授认为简单地用“角色伦理”来解读儒家思想,容易消解儒家对超越性的追求,忽略儒家对自我的塑造的智慧;接着是“角色伦理学”思想,郭教授认为“角色伦理学”强调了儒家思想的相对性与特殊性,其实儒家依然有对于普遍性与超越性的追求,因此过度强调儒家思想的特殊性就容易夸大中西思想之间的差异,忽略了中西之间相通相同之处,同时也会导致对儒家思想中“为己之学”一面的消解。

郭齐勇教授发言

最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吴根友教授发言。吴教授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办学经历回忆起自己与比较哲学的相遇,他说到由于自己博士论文是研究明清之际的思想,因此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必然就会阅读大量的中西文明相遇的文本。2000年,在郭齐勇教授担任人文学院院长期间,吴教授具体负责创办了“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并立志要培养出会通中西哲学的年轻学者。“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培养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其中有十本经典是必读书目,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传习录》等,以及相应的西学经典。18年后的今天, 当年的学生李勇、李健君等人,现在都已是学界年轻有为的副教授了。吴教授认为,比较哲学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优秀的学生,更能锻炼一位老师的学术水平。在此基础上,金沙集团1862cc成色2008年成立了校级比较哲学研究中心,2017年成立了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此外,吴教授提出了“判教与比较”的思想,指出“比较哲学”并非佛教中的判教活动,而是在比较视野中对哲学与文化进行理解。比较哲学具有“认识论”的功能,扩大视野,达到跨文化的理解,而非一种镜像式的理解。吴教授提出了两种超越观:一种是西方古典哲学中的“纵向超越观”;一种是当代中国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提出的“横向超越观”——即由“在场”到“不在场”的超越,从一种现实到另一种现实存在的超越。

吴根友教授发言

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储昭华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有一种说法认为“全部哲学问题便是语言问题”,因此四位学者之间思想的异同需在互动中进一步做出解释。提问环节中,现场听讲的同学们分别就“现时代的信仰”、“比较哲学的方法论”等问题与四位学者进行了精彩而深入的互动。两小时的讲座里,现场学生时而认同点头、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面带疑虑、时而茅塞顿开。伴随着在场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对谈讲座顺利结束。

吴根友教授、安乐哲教授、郭齐勇教授、温海明教授对谈中

据悉,“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于2016年10月正式获批,前身是“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广泛联系海内外从事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力量,力求形成中国大陆高校中有特色的比较哲学研究基地。中心现有学术刊物《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