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罗格斯大学蒋韬教授主讲庄子的政治哲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5-29
本网讯(通讯员李忠泽)5月26日下午,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蒋韬教授应邀在振华楼B107大报告厅做了题为“庄子在先秦哲学史上的定位”的讲座。蒋韬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先秦哲学和大乘佛教哲学的研究,新近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先秦道德政治哲学的起源》等英文著作。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教授、武汉大学高等文明对话研究院院长吴根友、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副院长李勇教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储昭华教授以及中哲方向的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李勇教授主持,吴根友教授和储昭华教授点评。
首先,蒋教授指出,儒墨是先秦道德政治辩论中的主角。在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儒墨之间的辩论主要探讨如何建立起一个有序的新世界。然而,究其根本,儒家和墨家的辩论是关于两种道德义务观的较量,即仁爱与公正。仁爱是儒家moral partialism的义务观,而公正则是墨家moral impartialism的义务观。先秦时期所有的哲学家,都参与了关于仁爱与公正的辩论,庄子是唯一的例外。庄子不接受道德政治规范限制,对事君不关心,崇尚个人自由。
接着,蒋教授指出,庄子讨论的个人自由,指在个人空间内不受外来干扰的自由,这种自由使得人们免于社会政治力量的干扰。对庄子来说,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变化无穷,但庄子对这种相互关联感觉不安,因此认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蒋教授认为,庄子提出了两种自由形式,方内与方外。方内游类似庖丁解牛,拥有这种自由,可以在社会的礼仪与规范中找到隐蔽空间,探索个人自由;方外游,则关注摆脱社会规范束缚后的个人自由。
最后,蒋教授评价了庄子逍遥观的吸引力与局限性。蒋教授引用了吴根友教授的观点:“自由的理想并没有被认为具有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特别是在旧的君主制社会中,自由被视为与秩序相对立的”。同时,蒋教授认为,更重要的是,庄子认为自由乃私人之事,并不是政治结构问题或需要集体努力。因此,庄子的自由理念没有能在国家机器的设计上发挥任何影响;庄子对个人自由想象不足也与中国传统思想中修身至上的理念有关。例如,《庄子》中的“普通”民众一点也不普通。这表明庄子哲学也是修身至上,也遵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广泛认同的思维范式。
之后,吴根友教授和储昭华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吴根友教授认为,庄子追求自由,是所有人都同意的结论。所以讨论的问题是:庄子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自由?这种自由对政治建构、现实有什么价值?蒋教授认为这种自由对政治建构没有价值,但庄子有类似老子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对人与人关系的浪漫的理解。比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该类似人和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礼乐塑造下的关系。但因为这种非常浪漫,无法实现,所以没有实际作用。不过,作为先秦讨论的他者,庄子挑战了儒家思想,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储昭华教授认为,庄子的坐忘似乎表达了对政治的超越,但是,如果我们提问“心斋、坐忘的超越性何以可能?”,那么我们会发现,坐忘的前提是心必须在场。如果心必须在场,那么庄子仍然不能摆脱形之心、灵之肉,因此就必须和他人共存,处于复杂的联系当中,也因此不能回避政治的问题。因而,庄子并不能实现他想要实现的自由。
点评环节后,在场的同学踊跃发言,积极互动。有同学认为,即便庄子没有提出政治上的设计,但其理论也有政治上的力量,因此庄子也与政治存在关联;也有同学认为,人们的一些情感的表达并非是礼的要求,而是在表达自然的情感。蒋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回应:庄子也从事政治辩论,但其辩论的方式是跳出儒墨的框架;即便一些情感的表达是自然的,但特定礼仪中某些行为可能不是完全出于自然。回应完在场同学的问题后,讲座在热情的掌声中结束。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