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刘国鹏副主任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04-07

本网讯(通讯员 天晗)4月3日下午,应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宗教学系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刘国鹏副主任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天主教修会团体的历史与特征”的精彩讲座。讲座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宗教学教研室赵盼副教授主持,来自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的多名师生参与了这次讲座。

cf594f9c7ef215cf5feab8517987afe

刘国鹏老师指出,天主教修会团体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国外都不属于显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组织相当庞大与分散,材料琐碎难以整合;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还没有发现其研究价值与意义。但是此领域对于做宗教学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方向的学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背景,当我们梳理思想史的时候,这个背景将会为我们提供广泛而深刻的价值。

刘国鹏老师从三个部分出发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讲解了天主教修会团体的组织及其源流。首先,是“天主教修会团体的历史溯源”。从公元3-4世纪的圣安东尼(St. Antonius Magnus)开始,出现了从个体隐修向团体隐修的转变。320年左右出现具备“会规”的隐修团体。东部教会的隐修制度主要建立在大巴西略(Basilius Magnus)制定的会规基础之上。西部教会更加强调集体而非个体隐修,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为编写《本笃会规》的圣本笃(Benedictus)。

其次,是“当代天主教修会团体的分类”。在1983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中,天主教修会团体被分为两大类:“献身生活会”(Institutis Vitae Consecratae)和“使徒生活团”(Societatibus Vitae Apsotolicae)。前者更强调遵守会规,实践“三愿”即贞洁、贫穷、服从;后者更强调传福音本身,不用发修会圣愿。“献身生活会”又分两类:过团体生活的“修会”(Istituti Religiosi)和不过团体生活的“俗世会”(Istituti Secolari)。过团体生活的“修会”又分为特利腾公会议(Council of Trent)之前和之后成立的修会。不过团体生活的“俗世会”分为“圣职俗世会”(Istituti Secolari Clericali)和“平信徒俗世会”(Istituti Secolari Laicali)。“使徒生活团”重点不在团体自身,而在团体的传教使命,所以同一个属于某个“使徒生活团”的成员,还可以被分派到另一个不同的“使徒生活团”团体。总的来看,天主教修会团体分类复杂,种类繁多,刘国鹏老师制定了详细的表格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逐一讲解,尤其讲解了对历史影响较大的团体。

4bf5a1a92f0e9991c6eab4ae033f76c

最后,刘国鹏老师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基督新教和东正教相比,天主教发展出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修会团体,其社会影响力不可估量。许多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基督教神哲学家皆出于各类修会,两者之间,既有神哲学家们对其修会发展的影响,修会本身也是他们思想的现实基础之一。

在讲座主题发言后,刘国鹏老师与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关于天主教修会的性质、历史意义及其与其他教会群体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次讲座拓宽了宗教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和现实路径,具备极其难得的创新眼光和思想深度,对于我们理解基督教神哲学家们的思想源流大有裨益。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