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王路教授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5-16
本网讯(通讯员田昶奇)2021年5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暨郑州大学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首席特聘教授王路教授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作了主题为《“是”与“真”:两种哲学的途径》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哲学教研室苏德超教授主持,外国哲学教研室朱志方教授、曾晓平教授、王咏诗副研究员,美学教研室贺念副研究员,逻辑学教研室杜珊珊副教授等校内师生50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
王路教授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两个事实出发,展开本次讲座的主题。第一个事实是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是being,分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truth,这种核心概念的转轨体现在弗雷格用truth为逻辑指引方向。第二个事实是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与形而上学的奠基人,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奠基人,这体现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联系。王路教授指出,要理解这两个事实背后的“所以然”,需要把对being的理解从汉语的“存在”转变为“是”,把对truth的理解从汉语的“真理”转变为“真”。王路教授解释说,这种理解的转变涉及到如何理解西方哲学,而且需要贯彻始终,即对于任何哲学家,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还是当代哲学家,都需要把being理解为“是”,把truth理解为“真”。
王路教授以亚里士多德与弗雷格的逻辑学为例,说明把being理解为“是”、把truth理解为“真”的根据所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句式是“S是P”,其中S涉及“所有”和“有些”两类量词,P涉及“是”与“不是”两类判断,因而就有了四类基本命题:“所有S是P”,“所有S不是P”,“有些S是P”,“有些S不是P”。其中S是判断的主词,也是对象、被谈论的事物、个体;P是判断的谓词,也是谓述、对事物的表述、范畴;“是”是肯定,也是判断、命题、认识与真;量词则涉及到普遍、特殊、一般、整体、部分等概念。据此,亚里士多德就构建起以being为核心的逻辑学系统。然而,亚里士多德对truth的重视不足,直到弗雷格的现代逻辑,truth为逻辑指引了方向。弗雷格的逻辑系统有两个基本要素:用断定符号所表达的关于真的断定,和用Fa表达的函数结构。在分析哲学的视角看来,函数结构形成了谓词Fx,基本句法Fa,以及基本语义(真或假)。相对于传统逻辑学,弗雷格的逻辑学的优势在于表达丰富与语义清晰。讲解完亚里士多德和弗雷格的逻辑学后,王路教授总结说,不同的逻辑导致了不同的哲学形态,以being为核心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塑造了传统哲学,以truth为核心的弗雷格逻辑则塑造了分析哲学。
王路教授接下来向在场的师生展示亚里士多德和弗雷格的逻辑如何应用于相应的哲学。亚里士多德“四谓词”(Predicables)理论所处理的问题就是谓词与主词能否换位,以及谓词能否表示主词的本质。如果谓词能与主词换位,且表示主词的本质,那就是谓词与主词是定义关系(例如“人是理性动物”);如果谓词能与主词换位,但不表示主词的本质,那么就谓词就是主词的固有属性(例如“人是会语法的动物”);如果谓词不能与主词换位,但表示主词的本质,那么谓词就是主词的属(例如“人是动物”);如果谓词不能与主词换位,且不表示主词的本质,那么谓词就是主词的偶性(例如“人是白的”)。除了研究being的四谓词理论外,还有研究being as being的科学,而亚里士多德将之称为实体。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有四种解释:是其所是(本质),普遍,属,基质。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离不开他的逻辑学。后世哲学家的形而上学也与以being为核心的逻辑学密切相关,例如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论述就以谓词和主词的关系为基础,他的范畴表也是根据判断表得来;海德格尔论述Sein的普遍、不可定义和自明的特征时,也以“S是P”的句式为例。
当代分析哲学以truth为概念来讨论问题的形态,也离不开弗雷格的逻辑学。达米特的意义理论由三部分构成:关于涵义的理论(theory of sense),关于所指的理论(theory of reference)和关于力量的理论(theory of force),这三部分离不开弗雷格所建立的函数结构与对真的断定。戴维森更是坦承“研究形而上学的一种方法便是研究我们语言的一般结构”,并用“X是真的,当且仅当,P”来外延替换“X means P”。王路教授还介绍了自己的“句子图式”理论,该理论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语言或句法,涉及的是句子;第二层是涵义,涉及的是思想,第三层是意谓或语义,涉及的是真值。王路教授总结说,罗素在《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中的断言“逻辑是哲学的本质”也能反过来说,“哲学是逻辑的本质”,以being为核心和以truth为核心的两种逻辑塑造了两种哲学。
在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与王路教授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朱志方教授对王路教授讲授的一些内容做了解释性说明。苏德超教授则提出,可以用把宾语动词化的方式解释“S是P”命题,例如可以把“the sky is blue”理解为“天在蓝着”。王路教授对此的回应是区分理解与解释,在对相关文本进行诠释时,可以用动词化的方式来诠释to be,但就理解西方哲学而言,需要把be理解为“是”。贺念副研究员提出,海德格尔认为“S是P”有两种形式,一种是“S是P”,另一种则是“S是”(后者体现在本体论证明中),因此be或sein有不同的用法。王路教授回应说,在古希腊,being不存在不同的用法,直到近代人有了“存在”概念后,才产生了相关问题,并区分了being的不完整用法和完整用法;也就是说,exist是在讨论to be的过程中生长出来的。
最后,苏德超教授代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对王路教授这场深刻而精彩的讲座表示了感谢。同学们表示,此次讲座收获颇丰。
(摄影:郑博元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