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聂敏里教授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师生作“感受质与主体性”学术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6-15
本网讯(通讯员韦国强)6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聂敏里教授应邀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B301报告厅作了主题为“感受质与主体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外国哲学教研室苏德超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丁三东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王成军副教授、湖北大学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田曼老师、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昱教授、武汉大学数学学院杜乃林教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杨云飞教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王咏诗副教授、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李杰老师以及学院内外多位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在讲座中,聂老师借助对于“疼痛”这一典型的感受质的哲学反思,系统地阐明了他对于感受质的理解。他首先强调了疼痛具有内在直接相关性,即疼痛是主体的直接内在体验,他人无法代替感受。其次,疼痛是一种内在主体感受,它不能被还原为它的所有外在表现形式。第三,疼痛具有跨主体的可共享性。人们之所以会形成关于感觉的私人性的错误认知,或许是因为语法理解的错误。人们习惯性将疼痛的主体的差别误当成疼痛类别的不同。一旦澄清了这一误区,我们便会发觉感受质的主体性和可共享性是相互兼容的。
介绍完感受质的上述特性之后,聂老师指出,感觉作为生命体的内在主体性质,不仅是区分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关键特征,而且构成了生命体的新的存在方式和基础。自我意识是感觉的主体性质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体现。它的产生进一步丰富了生命体的存在方式,使得生命体能够以自我意识的方式存在。
在讲座的评议与提问环节,与座的各位老师各自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出发,与聂老师交换了对于感受质的看法。刘昱老师认为,存在生理性的疼痛和心理性的疼痛的区分。前者是可被检测和量化的,现代的生物学可以充分地解释这类疼痛在神经系统的发生机制。而后者则是需要进一步界定的。但无论如何,感受质(包括自我意识)应当是一个可以被自然科学充分解释的现象。它很可能是生命体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涌现出来的新特质,尽管人们目前对于涌现机制知之甚少。
李杰老师提出,由于痛感本身并无差别,因此刘老师对于疼痛的二分可能是不必要的。随后她肯定了聂老师所说的感受质的主体性。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正是内省体验。不过她并不抵制对感觉进行还原论式的解释,认为只有在不同的概化水平上进行还原才能得到关于人类心理现象的较为全面的解释。
丁三东老师赞成聂老师所说的“感受质不能被还原为底层的神经生理机制”的说法。对于人类而言,疼痛这类感受质具有发生学上的内在复杂性。一方面疼痛可以由不同的生理机制所产生,另一方面疼痛还涉及心灵的更高层级的机制和能力,例如具身认知和语言能力,所以我们很难用还原式的单一的机制来解释疼痛。丁老师进一步指出,由于人类心灵固有的层级性特征,因此包含疼痛在内的人类的种种心理特质都无法被还原为纯粹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而必须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加以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对此,李老师回应道,尽管引起疼痛的具体机制可能是不同的,但是这些机制共享了一些共通的生理基础。这些基础确保了对于疼痛的还原论解释仍是有意义的。刘老师补充说,生物学解释并不是纯粹的还原论解释,它还包括了系统论解释。现代生物学将人体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将感受质,自我意识视作是这个系统涌现出来的产物。尽管涌现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归根结底感受质可以被科学理论完全地解释,而不必诉诸科学以外的理论。在两位老师表达了对于感受质的科学解释之后,杜乃林老师对感受质提出了一种数学上的解释。他指出,感受质既可以被理解为某种暂时不可知的函数或者算法,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这种函数的解释。
王成军老师指出,哲学家不反对关于感受质的科学和数学解释,但哲学家关注的焦点是感受质本身,而不是它的外在表现方式。一个人吃了西瓜感到甜,这个甜的感受是非常真切的。作为心理特性,它似乎独立于对它的一切物理解释。紧接着他提出,感受质可以既是私人性的,也是跨主体共享的。因为共同的语言使得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基于对语言的理解体会到他者的感受。苏德超老师补充解释了王老师这里说的“语言”。它并不是那种语词与感觉,外物一一对应的函数,而是维特根斯坦式的公共语言游戏。它具有启发性。即使关于感受质的语言表达不甚完美,但是感受质通过语言实现共享依然是可能的。
王咏诗老师首先对聂老师的观点进行了评论。她认为感受质的跨主体可共享性和主体性不一定是兼容的。至少在康德和休谟那里,感受在人际间是无法传递的。即使一个人自以为察觉到他人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可能只是他内在的模拟,而非真正接受到了他人的痛苦。其次她回应了之前几位老师关于科学解释的看法。科学解释的本质是利用数学和逻辑方法对世界的实际情况做出精准的描述和预测。但王老师认为哲学所探究的某些对象,例如聂老师所谈的感受质,恰恰不能用这些方法加以刻画。
杨云飞老师赞成王老师的观点,认为聂老师的工作实际上是将一切的感受质划定为一个实在的层级,类似于波普尔的“第三世界”。这个层级的实在性在于它能够影响我们的行动,例如恶劣的话语会造成“疼痛”,还在于它不能被还原为较低层级的事物之间的演算关系。聂老师对于感受质的实在性也做出了进一步的澄清。作为某种切身的体验,感受质有其存在样式和法则。因此对于感受质的研究也是一种广义上的科学研究。
讲座最后,主持人苏德超老师代表哲学院对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表示了感谢,并对于本次讨论进行了总结,指出不同学科对于问题的讨论模式是不一样的。科学家的讨论落在可供检验和操作的概念上,而哲学家的讨论则往往回归于直觉和不可定义的原始语词。正因为彼此的讨论方式有差异,所以才有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摄影:李心怡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