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成功举办“启蒙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11-06

2009年10月24-26日,“启蒙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系“德中同行”德国文化节大型系列活动之一。会议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和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承办。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邓晓芒教授组织了这次会议。会议主题旨在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启蒙运动的起源、进程和意义。来自德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大陆地区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武汉大学哲学院长朱志方教授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学者提交了大量高水准的论文,论题涉及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根源、启蒙思想的哲学维度和政治维度、启蒙思想的遗产对于全球化的意义、东西方启蒙思想的差异、近现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特点与走向、全球化进程对于不同地区文化的挑战等。学者们还就东西方对启蒙与全球化的不同理解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意义的讨论,相关探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鉴于康德哲学对于启蒙思想具有总结意义,多位与会学者在提交的论文中集中讨论了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对于全球化时代人们因而利益分歧而造成的隔阂,柏林自由大学的Hans Feger教授从康德历史的哲学出发,提出了在理性与对话基础上进行沟通与和解;慕尼黑大学的Günter Zöller教授分析了沃尔夫和康德哲学中的普世主义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复旦大学的邓安庆教授认为,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实质乃是实践哲学的转向;北京大学的韩水法教授揭示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对启蒙的哲学理解;美因茨大学的Heiner Klemme教授提出了康德的规范人类学的构想,认为这能为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间达到更加充分的相互理解提供基础;格莱弗斯瓦尔德大学的Klaus-Gert Lutterbeck教授则探讨了康德关于法权和全球法制的思想。

与会者充分注意到了启蒙与全球化的可能带来的陷阱:海南大学张志扬教授论述了全球化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隐秘关联;柏林自由大学的Christoph Wulf教授分析了全球化对于文化多样性造成的危险,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香港中文大学刘创馥教授则选择了进化论和创世说在当代的对立角度,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紧张关系。

本次会议还有大量的论文与讨论集中在东西方启蒙的差异与中国启蒙运动的特殊处境等问题上: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阐释了校箑父先生所揭示的中国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对于当代的启示意义;东京大学北川冬子教授对于日本一百多年来启蒙的特殊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武汉大学邓晓芒教授则分析了20世纪中国启蒙的特点,指出其缺陷主要在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以精英立场从上而下发动群众的方式与急于介入实际政治生活而拙于保持持久理性思考的态度;武汉大学的曾晓平教授则分析了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植根于深刻的人性研究,而20世纪中国启蒙运动的弱点正在于缺乏对于人的有效的哲学反思。

与会学者们对于上述论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既有精彩的评论和中肯的建议,也充满了针锋相对的论辩。这些探讨对于更充分地理解启蒙及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三天的会议进程中,整个会场气氛热烈,充满了理性的对话和有效的沟通,不仅深化了东西方学者对于启蒙与全球化论题的理解,更加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