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在世界哲学大会上成功举办“马克思哲学在21世纪”圆桌论坛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08-18
本网讯(通讯员肖亦卓)8月1日至8日,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8月8日,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举办了“马克思哲学在21世纪”圆桌论坛。论坛邀请了包括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教授汪信砚,金沙集团1862cc成色院长李佃来教授,英国肯特大学荣休教授、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研究员大卫·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前任主席威廉·麦克布莱德(William McBride),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守健二(Kenji Mori)教授在内的十多位国内外专家作主题演讲,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基础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论坛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周可教授主持。
周可教授在论坛开幕致辞中指出,萨特和德里达在20世纪的不同阶段都主张马克思哲学没有过时;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哲学继续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应对生态危机、探索人类社会前景等方面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本次论坛旨在通过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哲学家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在论坛报告阶段,李佃来教授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为题,分享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与成果,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挥其在重大现实问题面前的实践能力,并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导向、理论资源和思想原则。
大卫·麦克莱伦教授围绕“马克思的需求概念及其当代意义”,厘清了马克思文本中的“需求”与“平等”、“权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马克思的需求概念对解决当代气候危机的深远影响。
威廉·麦克布莱德教授则立足21世纪语境,解读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着重讨论了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守健二教授依据MEGA2第二部分,考察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济思想差异,指出马克思正确地偏离了他在《资本论》第3卷中提出的价格公式,得出了均衡增长的思想出自恩格斯而非马克思的结论。
汪信砚教授作题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的演讲。他区分了“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应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能性的种种质疑,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可能的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赵士发教授聚焦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考察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的批判与超越,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历史的整体性和人类的全面性这两层不可分割的含义,具有历史性、事实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论坛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多位学者也围绕论坛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观点。
在讨论阶段,论坛会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师生踊跃提问,就人工智能、异化问题、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思想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据悉,世界哲学大会是由国际哲学会联合会(FISP)主办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哲学会议,自1900年召开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马克思哲学在21世纪”圆桌论坛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周可教授发起,得到了大卫·麦克莱伦教授、威廉·麦克布莱德教授和守健二教授的响应与支持。该论坛的举办不仅促进了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而且扩大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国际影响。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慧)